台湾蓝田书院
蓝田书院共有四个:1.朱熹创办的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的蓝田书院;2.台湾省南投县内的蓝田书院;3.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的蓝田书院;4.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的蓝田书院(现蓝田中学)
我们要介绍的台湾南投县蓝田书院位于南投县内,俗称文昌祠,供奉文昌帝君。该书院兴建于清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在曾长茹先生重修之后命名为“蓝田”。这幢两进两护龙形式的中国传统建筑,古色古香,外有围墙环绕,结构壮丽。1996年修护,1997年竣工。整修后书院仍属三合院闽南式建筑,坐西朝东,后靠卦岭,前临枕头山。前院的大门(奇贤门)、历史匾额与蓝田书院碑记等,都是蓝田书院重要的史物。蓝田书院的“绿美桥”下,猫罗溪水环抱。蓝田书院为南投县七大古迹之一,并列名三级古迹。
书院简介道光初,平埔族迁入埔里盆地后,南投地方汉人社会颇为发展,民生欣欣向荣,兼以受彰吧文风勃兴之影响,于是南投渐露文运曙光。道光十一年(1831)南投县丞朱懋,倡议建书院,卜地街后东偏康寿庄菜中。是岁冬月兴工,以生员曾作云等人捐款并董其事,道光十二年十月告竣,颜曰:「蓝田书院」。名称意义意取其树人无殊种玉,盖欲藉此为培植之区,而冀青出于蓝,以共与孝弟力田之科。书院特色中祀 文昌帝君 后祀 朱熹为讲堂,旁为斋舍,供山长居,两翼厢房为诸生肄业地。外环以墙,结构壮丽。民国85年修护,86年竣工。整修后书院仍属三合院闽南式建筑,方位坐西朝东,后靠卦岭,前案枕头山。「绿美桥」下,猫罗溪水环抱。远眺东北省府虎山,炎峰九十九尖蔚然在目,蓝田吉地,堪称地灵钟秀也。
天上文衡匾(製作年代為道光二十二年,1842年);文明气象匾(製作年代為同治三年(1864年)。
大门入口建「奇贤门」具有坡煞避邪及户阮攻能,乃国内文庙中很少见
蓝田书院导览
三级古蹟蓝田书院间介~
庙前竖立碑座,仇文献之记载,足证先贤创院以来,歷儘岁月艰辛耕耘轨跡。
厢房两侧连接前殿之圆形拱门(寓意圆满、圆功),构成方圆的景框。